又一个高三孩子跳楼自杀!教育内卷下的鸡娃困

摘 要

  前段时间练科三,教练讲出一个噩耗: 驾校附近的高中,有个高三孩子跳楼自杀了。 消息封闭得很紧,外界一概不知。有些来练车的学生家长说:孩子模拟考发挥失常,拿到成绩后,

前段时间练科三,教练讲出一个噩耗:

驾校附近的高中,有个高三孩子跳楼自杀了。

消息封闭得很紧,外界一概不知。有些来练车的学生家长说:孩子模拟考发挥失常,拿到成绩后,一下没想通 现在父母正在家长群里闹。

养了17年的孩子,不舍得打,不舍得骂,因为害怕考试失败没了,谁都会悲痛万分。

但,导致学生轻生自杀的,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。

每年5、6月份,心理咨询中心都会新增一些厌学的青少年,他们背后,总站着一对提心吊胆的父母。

有的家长望子成龙,有的家长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,有的家长纯粹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,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扬眉吐气


图片来源:电视剧《小欢喜》

家长们抱着不同的动机,尽全力将孩子推向更好的人生,可孩子似乎“不够领情”,不懂考试考差了父母为什么那么生气。

父母不心疼孩子吗?他们其实比谁都心疼。

可“养孩子难”,是全社会共有的问题。

一出门,培训机构嚷嚷“你不来补课,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”;


不出门,左邻右舍都在不择手段鸡娃。

无数教育内卷的社会现状下,家长们越来越焦虑。

教育是一道无解的难题,但对父母来说,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比激励孩子考出好成绩更难。

今天,我想以这件悲剧为契机,聊聊“考前焦虑”。

随着教育竞争白热化,焦虑感越来越低龄:

从原本的高考,中考,现在连小学、幼儿园父母都有焦虑了。

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?

对每个父母来说,这是比成绩本身更重要的问题。


图片来源:电视剧《小欢喜》


做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故事:

班上有个穷孩子,父母月收入加起来不到四千。

孩子的父亲有暴力倾向,一不顺心就家暴;母亲被父亲打得离了婚,又因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复婚。

但这孩子,算是“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”,门门功课考第一,全家人指望靠他扬眉吐气。

可一次考试失利后,父亲打了他一巴掌,孩子突然抑郁厌学了,之后成绩直线下落,每次考试前都会爆发出激烈的厌学情绪。

父亲又慌又悔,40多岁的大男人,在老师面前直抹眼泪:

“我穷了一辈子,好不容易盼到儿子有出息,打他是怕他不学好,以后活得像我这样失败。”

老师反问他:“道理你都懂,但你急什么呢?每次考不好你就打他,不就是让他有样学样吗?”

父母初心是好的:希望孩子不像自己那么苦。他们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,便希望孩子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成绩,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
也正是这根稻草,压垮了孩子。


图片来源:电视剧《小舍得》

《小舍得》中,田雨岚从小父母离异,深感自卑,认定“只有儿子出人头地,我才可以扬眉吐气”。

这一刻,儿子成了父亲,而她成了孩子。她要儿子一夜长大,给自己遮风挡雨。

她逼儿子上培训班,为了提高成绩,讨好辱骂过自己的老师,即便老师会在上课时骂儿子“脑里装了沙”。

丈夫听不得孩子被骂,要去找老师算帐,她却义正严辞:“成绩才是最重要的”、“黑猫白猫,抓到老鼠就是好猫”。

甚至不惜调动资源保护这名老师,使他继续留在班上教儿子。

田雨岚斩断了儿子的童心,最终,儿子崩溃,在考场中撕毁了卷子。


图片来源:电视剧《小舍得》

一切心血付诸东流,田雨岚才变回“成人”,反思自己过于严厉,允许儿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这不一定是个坏结局,毕竟现实中,很多家长爱孩子,但这份爱悄无声息变质了。

他们想看孩子的笑脸,更想看满分的考卷。

迫于生活鸡娃,又因为压力倍感焦虑。

甚至在潜移默化中,被洗脑出一个观点:长相好、性格好、头脑好,是完美孩子的标配。

而“考得好”,是家长的救命良药。


纪录片《起跑线》中,女孩小洋被父母逼着学钢琴,当记者问她“喜欢弹钢琴吗”,她回答不出来。

成绩好不好、才艺多不多,孩子本身没什么要求,树立要求的是父母。

而推动父母的,是焦虑。

焦虑是“警报”,它出现了,意味着有些我们无法掌控事情发生了,甚至可能会打破风平浪静的生活。

比如“考试失败”,父母能从不及格,联想到孩子考不上大学,以后只能扫大街,全家人露宿街头穷困潦倒


图片来源:电影《起跑线》

心理学家柯特曼认为,焦虑只不过是对未知的模糊恐惧,它总是指向未来,也总是在传递危险信息。

考差了不会让人焦虑,刺激焦虑出现的,是考差了的后果。

柯特曼研究出一个产生焦虑的公式:

关心+威胁=焦虑。

我们认为读书最重要,非常关心成绩,考不好就会恐惧,结果,每场考试都会引发焦虑。

那么,只要不关心成绩,不把成绩差视为威胁,焦虑是不是就能消失了呢?

理论上是这样,但做起来太难了。

心理学大咖曾奇峰,某次带女儿一起演讲,他说自己不在乎女儿的成绩,女儿却戳穿了他:

“你只是看起来不在乎。”

曾奇峰回答:是的,我表面上不在乎,实际上深深的在乎,并且传递给了你,所以你才成了一个学霸,和我一样,整日为成绩提心吊胆。

考前焦虑太普遍了,连大咖都难以避免,更何况普通人的你我?


图片来源:电影《青春派》

可你有没有发现,有些孩子焦虑着,紧张着,就心平气和了?

仿佛他们知道“焦虑”是来做客的,呆一会儿就走了,自己丝毫不被影响。

这一点我也有体会。我高考时正常发挥,考前一晚也睡得很好,但我有个怪异行为:一整天都叽叽喳喳想找人说话。

为什么我会这样?因为妈妈喜欢“冷暴力”,每次心情不好都不跟我说话。她不想把情绪传递给我,可这给我带来了压力。

我变成一个“话篓子”,一焦虑,就会想找人聊天,或者不停吃东西。“嘴”仿佛一个开关,闭上就焦虑,张开就平静。

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现象:高考前,我不断拉着母亲说话,而母亲安安静静地听。

母女都很焦虑,但宣泄焦虑的方式微妙的平衡了。


是的,“考前焦虑”重点不是焦虑,重点是我们应对焦虑的反应:

是什么点亮了负面情绪?

咨询过程中,我常常建议焦虑的来访者:看看你的大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我把这类人形容为“时空旅行者”,他们经常把未来的焦虑带到现在:

年仅20,就开始害怕50岁没有存款;


或者把过去的焦虑带到现在:小时候被爸妈遗弃,婚后害怕被老婆遗弃。


不是焦虑未来就是焦虑过去,总之不能只焦虑现在。

就像闹钟响了,我们却没法让它停下,因为停止按钮坏了。闹钟一直响,大脑烦不胜烦。

每当这时,我会引导来访者注意到:

让我们困扰的不是焦虑,而是一直很焦虑。

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起跑线》

一次考试焦虑,不要紧。

次次都很焦虑,就说明我们的大脑开始“时空旅行”了。

短期焦虑,其实可以用“关切+威胁=焦虑”公式化解,要么改变对威胁的认识(这次考不到100分不要紧,失败是成功之母)。

要么降低关心(不就是成绩嘛,谁都知道成绩是有起伏的)。

改变两者任意一个,都能改善焦虑体验。

可这对长期焦虑很难起作用,因为焦虑会传染,父母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,孩子也会传染回父母,最终一家人都陷入了习惯性焦虑。

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起跑线》

这该怎么解决呢?

重症还需猛药医,柯特曼在《如何才能不焦虑》中罗列了很多方法:

转移注意力、制定行动计划、掌控人际技巧、参考优秀之人的解决方法、提前演练、加强锻炼、消除冲突、主动选择、深呼吸放松、求助心理咨询

这些方法中,我认为最实用的是“提前演练”,因为我曾从中获益匪浅。

假设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,全家人身无分文,我的家人也能想出无数种解决方法:

去志愿者机构干活,那里管饭;送一天外卖,挣钱买套衣服去应聘;借点钱学一门技能,找个铁饭碗

这让我发现:如果我现在就能解决未来的问题,那么未来我一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
我不需要担心未来,现在,我只需要做好现在能做的事。


图片来源:日剧《不结婚》

辽宁有一位父亲,当14岁的儿子厌学、提出退学的要求,他索性辞了工作。

父子两人买了辆二手车,开启穷游中国之旅,辽宁、济南、泰山、开封、丽江

在山水人情里,彼此陪伴,看日升日落,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。

对孩子来说,这是一种财富。

父母不能改写孩子的人生剧本,但可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人生。

后来,男孩重拾了对学习的热爱,回到了学校,父亲也打算另找工作,和儿子一起重新出发。


图片来自网络

家庭只是小小一角,更广阔的未来,需要孩子自己闯,而父母只能陪伴一小段路。

父母和孩子,从剪断脐带那一天起,就有各自独立的人生议题。

分离让人痛心,却是成长必经之路。

作为家长,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人生议题并鼓励其为之努力,为孩子的焦虑提供情感支持,而不是让自己的焦虑成为孩子的焦虑。

所谓好的教育,其实是一场体面的退出。

毕竟无论孩子成绩如何,未来好坏,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他。

因为普天之下的父母,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:

尽全力给孩子托举一个精彩人生,然后目送他远去。

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过幸福的人生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